牙輪鉆頭的起源牙輪鉆頭的起源 牙輪鉆頭起源于1909年。在這以后的幾十年里,牙輪鉆頭有了很大的發展,無論是鉆頭的材質、切削部分、鉆頭軸承、清洗裝置等都有很大的改進。 1925年,研制了自潔式牙輪鉆頭。它解決了軟地層鉆頭牙齒間積存巖屑而易產生泥包的問題。 1933年,研制了滾動軸承的三牙輪鉆頭。 1935年,經過進一步改進,研制了移軸(cone offset)三牙輪鉆頭。在鹽層、紅層、石膏層和灰巖中以及頁巖中,鉆頭指標都有所增加。 牙輪鉆頭的三次重大革命 1949年,噴射式牙輪鉆頭問世。機械鉆速在當時可以提高50%,該鉆頭的使用量從33%上升到65%。 1951年,研制了鑲硬質合金球齒牙輪鉆頭。在極硬的研磨性燧石層中,鉆頭的進尺由1米提高到10米多。 1960年,研制成功了密封潤滑軸承牙輪鉆頭。使鉆頭工作時間達到40-60小時,鉆頭進尺提高50%。 1968年,研制成功了密封潤滑滑動軸承牙輪鉆頭。它使鉆頭工作時間又提高了一倍以上,達到了80~120小時,從而加快了鉆速,降低了成本。 現在,噴射式密封潤滑(滾動或滑動)軸承鑲硬質合金齒鉆頭(簡稱三合一或四合一鉆頭)的優越性已在實踐中顯示出來,它的技術經濟指標大大超過了普通牙輪鉆頭。 來源:牙輪鉆頭的起源 |